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路上,全面摸清“碳家底”进而进行碳资产管理,是企业迫切需要迈好的一步。从而衍生出新兴职业“碳排放管理员”! 弘成教育小编整理分享,仅供参考!

  近年来碳金融发展迈出了可喜的步伐。目前我国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占全球项目总数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环境交易机构超过10家,绿色碳基金也已在北京、山西、大连等地相继成立。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发展碳金融业务的意识不断增强并努力付诸实践。比如,银行绿色信贷投放的数量逐渐增多,其中仅招商银行2009就累计投放近400亿元,兴业银行则创新推出了多种绿色信贷融资模式;中国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还先后推出了与二氧化碳排放额度相挂钩的理财产品。又如,保险机构也正在加快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各项试点工作。

  我国发展碳金融的前景十分广阔。2008年我国在全球CDM卖方市场上占据84%的份额,远超过其他发展中国家;预计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每年可提供的二氧化碳核定减排额将超过1.5亿吨,交易额将超过22亿美元。去年11月,我国政府宣布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至45%,碳金融发展面临诸多良好机遇。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且前景广阔,但我们应清醒地看到,由于历史和实践的局限性,我国碳金融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对碳金融的认识还有待深化,相关配套政策与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碳金融产品和工具比较单一,专业化人才严重不足,碳排放评级机构等相关专业中介机构还不成熟,亟需加以改进。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到构建低碳消费模式,从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到大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从调整城市空间布局到建设低碳生态城市,都需要碳金融服务体系的强有力支撑。加快发展碳金融已成为大势所趋。

  加快发展碳金融,首先需要金融机构着重从以下方面入手作出不懈努力。一是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发展碳金融业务不仅是落实国家有关政策要求、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迫切要求,更是抓住未来商机、拓展利润来源以及转变自身经营方式的内在要求。金融机构应深化认识,不断增强发展碳金融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切实加强产品创新。努力开拓绿色信贷和CDM项目融资新模式,如碳减排项目前期投入的设备融资或融资租赁、以排污许可证或核定减排量收益权作为质押的贷款等;探索推出碳掉期、碳证券、碳期货、碳期权、碳基金等各种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以增强碳金融市场的活力。三是积极借鉴国际经验。目前全球已有60多家金融机构接受了“赤道原则”,其项目融资额约占全球的85%,其中渣打、汇丰、花旗等银行在绿色信贷、碳指标交易和碳期权期货等业务领域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国内金融机构应认真加以借鉴,增进与国外同业的交流合作,努力提高碳金融业务经营水平。四是全面推行低碳运营。在这方面,招行进行了积极探索,不仅大力发展远程银行、推出网上交互式理财服务“I理财”,还在全行颁布了“绿色低碳运营十四条”,要求全体招行人努力做到节约水电、双面打印、下班熄灯、最低室温、爬楼运动等。金融机构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要真正做到低碳、环保、节能。

  加快发展碳金融,除了金融机构自身的努力外,还离不开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大力支持。作为政府部门,可通过降低有关税率、成立专项基金、降低资本金要求等措施激励金融机构开展碳金融业务,同时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统一碳交易市场及其规则,为碳金融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和政策环境。作为新闻媒体,应大力宣扬节能减排,倡导绿色消费,同时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不符合或违背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的现象与行为给予及时曝光。作为社会公众,应认真遵守国家相关规定,自觉践行低碳消费理念,从身边小事做起,不断增强环保节能意识。

  弘成教育为联合会指定官方授权培训机构,为学员提供碳排放管理员报名时间,报考条件,成绩查询,证书领取,模拟试题等信息咨询服务。欢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