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路上,全面摸清“碳家底”进而进行碳资产管理,是企业迫切需要迈好的一步。从而衍生出新兴职业“碳排放管理员”! 弘成教育小编整理分享,仅供参考!

  2021年以来,全球绿色金融发展都展现出新的态势: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承诺碳中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第二十六次会议(COP26)达成《格拉斯哥气候公约》以及多项新的承诺。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新阶段,绿色金融被写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顶层设计。2021年10月,中央碳达峰、碳中和领导小组组织制定并陆续发布了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并明确要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等具体措施。

  我国明年还有哪些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值得期待?哪些城市将获得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试点?备受关注的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如何落地?业内热议的碳金融和转型金融将迎来哪些发展?

  对此,多位专业人士,对今年以来的绿色金融重点政策、热点话题进行了逐一梳理。

  转型金融、碳金融产品值得期待

  2021年以来,金融机构大力推进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

  在绿色信贷方面,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北京银行等多家银行基于传统信贷业务创新绿色权益担保方式、研究出台绿色信贷专项补贴政策、设立授信审批和贷款发放“绿色通道”。在绿色债券方面,中国银行通过机制建设和创新举措,率先引入立体化“绿色债券配套机制”,加强绿色债券投资、承销、发行联动。

  我国转型金融产品推出刚刚起步。转型金融具体是指运用多样化的金融工具支持传统的高排放行业向低碳和零碳方向转型。在我国,绿色金融是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必需的资金支持。转型金融是绿色金融的发展与延伸,更关注高碳“棕色”产业低碳转型过程中的融资需求。钢铁、建材、石化、化工、造纸、化纤、纺织等高碳行业是转型金融支持的重点行业。

  转型金融在分类和标准上更为灵活,可以为更大规模和范围的经济结构转型提供金融支持。此外,转型金融以碳足迹为基础依据,能够实现减排成本在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合理分配,更大范围推动绿色转型。

  多名业内人士认为,碳金融也将成为明年绿色金融的关键词。

  2021年11月底,北京绿色交易所升级为国家级绿色交易所,承担全国自愿减排等碳交易中心功能,CCER一级市场也有望重启,相关碳资产融资产品和业务创新值得期待。2021年12月14日,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决定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并组织编制了《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方案》,明确气候投融资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碳金融领域,鼓励试点地方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稳妥有序探索开展包括碳基金、碳资产质押贷款、碳保险等碳金融服务。

  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在路上

  实际上中国是全球首个建立系统性绿色金融政策框架的国家。近年来,绿色金融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包括标准制定、激励机制、产品创新、地方试点和国际合作等领域。

  2021年《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和《环境权益融资工具》两项标准的发布拉开了中国绿色金融标准编制的序幕。

  据了解,目前,部分绿色金融标准草案稿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先行先试,为后续相关高质量绿色金融标准出台夯实基础。

  但是,目前我国与国际绿色金融标准的对接和统一工作还有待推进。此外,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要求目前仅覆盖上市公司,大量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和主动性均存在不足。

  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如何落地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设立支持碳减排工具。7月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设立支持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

  2021年11月8日,央行官宣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与早前业内预期的绿色再贷款不同,央行公布的碳减排支持工具通过“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发放对象暂定为全国性金融机构,按贷款本金的60%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1.75%。央行明确,该工具重点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三个碳减排领域。

  碳减排支持工具的再贷款发放对象暂定为全国性金融机构,即3家政策性银行、6家国有银行与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目前,相关金融机构正积极部署落实工作,积极开展相关政策宣讲活动,主动摸排客户需求,探索健全科学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

  12月23日,央行就推动落实碳减排支持工具进行再部署,要求金融机构将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作为一项重要抓手。预计明年各金融机构会进一步加强相关项目的摸排工作,加快项目储备和对接。

  碳减排支持工具目前重点支持“小而精”的领域,将来势必会在发放对象和投向领域进一步扩容。为提高碳减排支持工具的实施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界定贷款的用途,出台碳减排支持工具的信息披露标准,为金融机构提供可执行、可溯源的碳减排量测算方法。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解释:“这次央行公布的碳减排支持工具把传统的再贷款工具引入了一些市场的激励机制和杠杆效应,和我们之前理解的绿色再贷款有所不同。”曾刚进一步解释,根据央行公布该碳减排支持工具采用“先贷后借”的方式,央行提供60%资金,40%资金由银行自己提供,意味着如果贷款出现风险,银行也是要承担相应的风险,能够一定程度降低银行道德风险。另外,因为贷款当中有60%是央行的再贷款,另外40%属于商业性的资金,所以起到撬动银行资金的杠杆作用。

  全球绿色金融发展驶入快车道

  2021年以来,全球推进碳中和目标步伐明显加快,绿色贷款、绿色债券、可持续投融资等绿色金融市场驶入快车道。

  据介绍,全球签署联合国《负责任银行原则》的成员显著扩容。截至2021年11月初,包括工商银行、邮储银行、兴业银行、重庆三峡银行、青岛农商行等15家中资银行在内的271家商业银行共同签署了该原则,在首批签署机构的基础上增长了108.5%,规模达到全球银行业总资产的40%以上。

  可持续投资也在全球范围内持续盛行。根据国际可持续投资联盟(GSIA)发布的《全球可持续投资回顾(2020)》,截至2020年初,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和欧洲这五个主要市场的可持续投资总规模为35.3万亿美元,近两年内增长了15%,相当于上述地区资产管理总规模的35.9%。

  放眼未来,全球绿色金融发展仍面临挑战,汪惠青认为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差异导致的绿色金融发展不平衡;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速度尚且不能满足绿色投资的巨大资金需求;绿色金融标准和环境信息披露要求不统一。此外,疫情的管控存在不确定性,打乱全球经济复苏节奏,也对绿色金融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据预测,在国内外新的绿色发展态势下,绿色金融呈现五大发展趋势。一是绿色金融新政策与新标准将陆续出台;二是新金融工具与产品潜力巨大(绿色保险、绿色信托、转型金融新工具与产品等);三是“走向净零”成为金融机构发展新方向;四是绿色金融服务新领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碳汇、甲烷减排等);五是气候信息披露将日益强化。

  弘成教育为联合会指定官方授权培训机构,为学员提供碳排放管理员报名时间,报考条件,成绩查询,证书领取,模拟试题等信息咨询服务。欢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