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路上,全面摸清“碳家底”进而进行碳资产管理,是企业迫切需要迈好的一步。从而衍生出新兴职业“碳排放管理员”! 弘成教育小编整理分享,仅供参考!

  城市化浪潮推动全球建筑业空前增长,对遏制气候变化的努力构成挑战。中国能否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建筑行业的角色至关重要。建筑行业实现“碳中和”是可以做到的,但必须在战略规划、政策法规、行业标准、教育培训和社会意识强化等方面付出长期努力。

  建筑业占全球能源和过程相关二氧化碳排放的近40%。根据国际能源署 (IEA) 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发布的《2019年全球建筑和建筑业状况报告》,2017年至2018年,全球建筑行业的排放量增长了2%,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更令人担忧的是,到2060年,全球人口有望达到100亿,其中三分之二的人口将生活在城市中。要容纳这些城市人口,新增建筑面积2300亿平方米,需将现有建筑存量翻倍。如此巨大的建筑需求,加上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意味着建筑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持续上升。

  中国建筑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一,现有城镇总建筑存量约650亿平方米,这些建筑在使用过程中排放了约21亿吨二氧化碳,约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20%,也占全球建筑总排放量的20%。中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约20亿平方米,相当于全球新增建筑总量的近三分之一,建设活动每年产生的碳排放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1%,主要来源于钢铁、水泥、玻璃等建筑材料的生产运输以及现场施工。

  另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能耗统计专委会发布的《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能耗总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46.5%;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51.3%。

  如果按照基准情景,建筑碳达峰时间为2040年,2060年碳排放为15亿吨碳排放量,将严重制约全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若要实现2030年建筑碳达峰,则“十四五”期末建筑碳排放总量应控制在25亿吨碳排放量,年均增速需要控制在1.50%;

  那么建筑行业该如何实现碳中和?

  主要以两个方面为主:

  一、减少能耗自身需求,零能耗房屋的特点是通过窗户、外门、墙面和屋顶的保温,使得建筑热量损失极少,如通过结合尽可能小的外表面积和高保温水平的结构形式来实现。此外,零能耗房屋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气密性和避免热桥。在节能方面,零能耗房屋属于节能房屋或低能耗房屋,介于被动式房屋和超能耗房屋之间,它们符合比被动式房屋更严格的要求。

  二、自备新能源系统,能源需求几乎可以全部自发,仅在极端不利的天气阶段情况下,选择使用公共电网的能源。这一点是零能耗建筑与被动式建筑的明显区别是,后者顾名思义是被动地利用太阳辐射产生的能量和居住者以体温形式散发的能量。被动式房屋不提供主动式能源生产,例如通过屋顶太阳能系统。

  零能耗建筑新能源系统

  一、光伏幕墙、光伏电力热力一体化系统

  随着建筑光伏一体化的技术发展,也可采用光伏与建筑集成为一体的集成技术BIPV,如光伏窗玻璃(光伏幕墙)。在零能耗建筑中,光伏系统通常需要与储能系统配合。

  二、小型生物质锅炉或者冷热电联产系统

  利用生物质代替传统化石能源作为燃料,可以有效减少化石燃料带来的碳排放。随着近些年来可再生能源的扩张,生物质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也不断地被开发出来。通过热处理过程如焚烧、气化和高温分解,又或者通过细菌分解技术等,可以有效利用生物质原料,时常与热电联产设备配合使用,代替化石燃料,生产电力与热能。

  三、空气源热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水源热泵系统

  这类系统可以同时供冷、供热和供应生活热水,而且随着各国对此类系统进行大量补贴,使用也非常广泛。对于零能耗办公建筑,通风系统可以单独设置,匹配高效换热器,可以和夏季自然通风、夜间通风降温、高效吊顶式风扇联合使用。

  中国的建筑业可以实现碳中和,但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建筑脱碳,就需要对该行业进行彻底改革。例如,在明确而强有力的政策推动下,建筑业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被动式建筑”设计,提升材料效率,推广使用低碳材料、高效隔热建筑围护结构以及照明设备和电器。

  弘成教育为联合会指定官方授权培训机构,为学员提供碳排放管理员报名时间,报考条件,成绩查询,证书领取,模拟试题等信息咨询服务。欢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