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7月16日正式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全国碳市场启动即将一周年。未来随着机制的完善和覆盖范围的扩大,我国碳市场发展潜力值得期待。


周年成绩单如何?


据生态环境部公布,全国碳市场第一履约期基本达到预期。截至2021年12月底,交易主体覆盖范围涵盖了2162家发电企业,覆盖的排放量规模约为45亿吨/年,累计成交量1.79亿吨,成交额76.61亿元,碳价基本维持在40-60元区间,按照清缴量计算,市场履约率也达到了99.5%以上。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配额市场,截至7月11日,全国碳市场运行平稳,减排效果初显,累计成交额超84.90亿元。发电行业有2000多家重点排放单位经历了同样的“考试”。


——从交易数据看,截至7月11日收盘,全国碳市场开市以来累计成交碳排放配额1.94亿吨,累计成交额84.90亿元。第一个履约周期中,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约45亿吨二氧化碳。


——从成交价格看,碳价从48元/吨起步,一度至61.07元/吨,7月11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挂牌协议收盘价报58元/吨,较起始价格上涨10元/吨。


——从履约量看,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履约完成率99.5%,顺利收官。中国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抵消机制已发挥作用,部分控排企业利用CCER进行配额抵消。


北京环境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认为,碳市场在我国仍是新生事物,处于发展初期,碳价水平、市场交易活跃度难以与国外成熟碳市场相比。现阶段最重要的是明确基本规则,确立基础框架,保证市场顺利启动后平稳运行,这一点目前来看是符合预期的。


更重要的是,作为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全国碳市场正在为中国低碳转型注入新的动力。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主任潘荔介绍说,目前发电行业配额分配采取基准线法。通过基准线的设置,推动火电布局调整和结构优化,推进存量煤电节能改造、供热改造,降低碳排放强度,进一步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同时,电力企业加强碳减排管理工作,并积极开展技术研发和应用。目前纳入全国碳市场的发电企业基本上全部开展了碳实测。


根据行业报告发布数据,2021年,全国单位火电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约828克/千瓦时,比2005年降低21.0%;单位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约558克/千瓦时,比2005年降低35.0%。以2005年为基准年,2006-2021年,电力行业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15.1亿吨。


一些企业还通过碳交易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例如,京能集团去年通过出售碳排放权获得了超过4亿元收入,大唐发电、华能电力也分别因碳排放权交易获得数亿元的收入。


此外,中国海油与壳牌以及埃克森美孚在广东启动了一项千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封存(CCUS)项目;中信集团对旗下五大业务板块36家子公司进行了碳排放核查,编制了“双碳”损益表,坚定推动绿色低碳业务成为公司的新增长点;不少工业生产企业将是否重视可持续发展作为选择上游供应商时的重要参考标准……碳市场带来的低碳理念正迅速向产业链上下游传导,不少企业积极布局绿色转型赛道。


“活跃”是下一步的课题


当前,全国碳市场即将进入第二个履约期。站在一周年的新时点上,“稳”字之后,“活”字将成为下一步最重要的课题。


目前碳市场交易的活跃程度还比较有限,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履约型市场特点。从交易集中度上看,大部分交易发生在履约期最后一个月。从交易方式上看,大宗协议占交易量比较达到80%以上,挂牌交易只占不到20%。全国碳市场交易数据显示,自从第一个履约周期结束后,今年上半年全国碳市场交易量持续低位运行。


如何活跃起来,业内专家给出了思考和建议。


一是行业扩容升级。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马爱民认为,碳市场覆盖范围需要根据行业的碳排放量,排放基础情况进行稳步的扩容,从而实现碳市场对于更大范围,更多重点的温室气体排放源有效的管控。


国家电投集团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泮昊认为,随着我国碳市场纳入行业、参与主体、交易品种类型逐渐增加,在配额基准逐步收紧的状态下,市场供需面会发生较大变化,市场活跃度将加大,碳价也有望逐渐推升,碳市场作为减排控排的政策工具,也将在“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此前规划,“十四五”期间我国八大高排放行业——火电、建材、钢铁、有色、石化、化工、造纸和航空都将逐步有序纳入碳市场。目前,相关行业碳配额分配方案、全国碳市场运行测试方案等研究制定工作都在推进中。


《中国碳市场回顾与展望(2022)》预计,完成八大行业覆盖之后,全国碳市场的配额总量有可能会从目前的45亿吨扩容到70亿吨,覆盖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60%左右。


同时,专家认为稳定的政策预期也非常重要。天津排放交易所总经理李天建议更加明确碳市场的预期,“如果信息或者政策预期能够进一步明确,将有利于行业与企业合理安排资源和流程,参与市场交易。”


马爱民指出,“需要制定碳市场长期规划,确定碳市场长期发展方向和重要时间节点,为社会各界提供长期预期;同时要明确碳市场机制在实现国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中的地位、作用,为社会各界参与全国碳市场提供框架和路线图。”


稳定的政策预期不仅对于国内碳市场环境而言非常重要,也可能关系到国际市场地位和竞争能力,从而产生全球性的影响。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创始人、美国金融交易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有“世界碳交易之父”和“金融期货之父”之称的理查德·桑德尔博士表示,中国是否会成为全球碳排放市场的领先者,未来两、三年的政策走向非常重要。


此外,业内人士还建议通过引入有偿分配、丰富金融交易产品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全国碳市场活跃度。


北京绿色交易所副总经理龚俊松认为,中国碳市场的建立首先要解决两个基本的问题:从无到有建设中国自己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在此基础上,在交易市场培育和完善方面实现金融化。其中就包括使碳价能够更好地引导节能减排和相关低碳投资。


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看来,提升碳市场活跃度一方面可以逐步引入碳排放配额有偿分配,确定合理的有偿分配比例,建立配额的一级市场。另一方面,有序推进碳期货及其他碳衍生品,通过逐步增加品种、小范围试点等方式稳步发展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提高价格发现能力,提供风险管理工具。